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湖泊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会顺利召开 |
新闻类别:科研信息 发布时间:2021-08-25 |
|
8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湖泊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会顺利召开。来自科技部全球变化专项办、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水科院、中国林科院以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及项目组全体成员共约60人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现场会议(南京、长春、北京)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形式,由项目首席科学家薛滨研究员和项目跟踪专家夏军院士、丁平兴教授、王苏民研究员共同主持。 会上,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张运林研究员代表项目依托单位致欢迎辞,感谢各位专家对该项目的关心和帮助,表示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并给予大力支持。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学处段晓男处长对项目已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希望项目组能够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产出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的亮点工作。 随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宗明研究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训明研究员、中国林科院李迪强研究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孙占东副研究员分别汇报了课题中期进展报告,项目负责人薛滨研究员汇报了项目阶段性成果总结报告。汇报完毕后,由武汉大学夏军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丁平兴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苏民研究员、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姜明研究员、中国林科院崔丽娟研究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严登华教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宋献方研究员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对各个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评议。 专家组充分认可项目组所取得的成绩,一致同意各个课题通过中期考核,并对项目层面的成果凝练和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进一步聚焦项目指南要求,围绕北方湖泊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调控机制与途径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理论与方法攻坚;二是打破课题间的壁垒,在野外调查、数据共享、模型开发等方面加强项目组内部合作;三是加强成果凝练,特别是在北方湖泊的时空变化格局、面向北方湖泊的气候变化-水文-生态耦合模型以及北方湖泊适应性调控机制等方面能够形成具有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并能为北方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重大咨询建议。最后,薛滨研究员总结发言,并代表项目表态将认真消化、超前部署,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项目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湖泊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6家单位共同参与。项目计划通过5年时间阐明我国北方湖泊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规律;揭示湖泊水文-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定量区分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构建适合我国北方湖泊演变和生态效应研究的气候变化-水文-生态耦合模型;评估湖泊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水生植被和鸟类多样性的影响,为北方湖泊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调控机制与途径提供科学支撑。项目自2019年10月立项以来,已发表第一标注学术论文36篇,申请专利8项,完成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专著2本,科普书1本,提交重要咨询报告5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