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我院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成果。南京地湖所编制的《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作为系列研究报告的一项重点成果正式发布。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介绍了我院今年推出的首批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包括《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中国湿地保护与恢复研究报告》《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报告》《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5部研究报告。系列报告作为我院在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成果集成与服务新时期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在驱动相关科学研究、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具有战略价值,也是我院聚集主责主业,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一个重要抓手。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张鸿翔副局长在会上介绍了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的部署、研讨与定稿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并对我院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成果的重要结论作了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湖泊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核心组成,其保护、治理及修复已成为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全国重点湖泊生态环境变化,先后到洱海、洞庭湖、查干湖、滇池、巢湖、丹江口水库和青海湖等湖库考察,指出重塑人-水关系就是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湖泊保护、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开展湖泊保护和治理工作。湖泊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状况成为衡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尺之一。
《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覆盖五大湖区,基于野外长期定位观测、遥感监测,集成中科院先导科技专项及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研究成果,聚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13个典型湖库,充分揭示我国湖泊生态环境长期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国家或政府有关部门在湖泊保护、生态修复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报告显示:
【湖泊富营养化趋势得到明显遏制,水质总体状况趋好】
近十年来,我国70%大中型湖泊透明度增加,湖泊整体变清,水质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研究表明,典型湖泊中,太湖总氮下降24%,连续十年实现“两个确保” 目标;巢湖总氮下降14%,水质由劣Ⅴ类好转为Ⅳ类至Ⅲ类;滇池总氮下降40%,水质实现“脱劣”,达到Ⅳ类。在碧水保卫战中,中国科学院提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对策和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恢复途径,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干旱半干旱区湖泊水量显著增加,湖泊咸化明显改善】
干旱半干旱区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青海湖水位持续增长,2020年平均水位达到3196 m,为近50年来最高水位;呼伦湖面积总体稳定在2000 km2以上;湖泊咸化明显改善,对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
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实施,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提升。滇池湖滨动植物种类分别增加1.3~1.5倍;鄱阳湖流域江豚种群数量由仅约 450头增加至700余头、越冬水鸟数量由35.7万只上升至68.9万只,物种数稳定维持在50种以上。湖泊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湖库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显】
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服务了全国近50%的人口。全国各省份湖库型饮用水源地占比由33%增加至40%。丹江口水库、千岛湖配水工程等重大调水工程为北京、天津、郑州、杭州等提供了优质的湖库水资源,为我国19个城市群人口饮用水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闻发布会上,研究所张甘霖所长、谷孝鸿书记及张运林副所长与新闻媒体进行了线上互动,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湖泊生态环境热点问题与参会的国内主流媒体进行了交流。
《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完成,包括十五章共计50余万字。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系统地阐述全国和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及长期变化趋势。研究所将进一步加强报告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推动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保障湖泊与流域水安全,支撑湖泊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