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综合新闻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研究进展
学科热点
通知公告
科普专栏
 
 
 
    科研信息  
 
湖库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基石,但也面临脆弱性增加的风险
新闻类别:科研信息   发布时间:2022-04-12
 
清洁空气、洁净饮用水和安全食品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底线。湖库含全世界近90%的液态地表淡水,是全球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湖库、河流和地下水是我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三驾马车”,其中湖库饮用水源地贡献最大,水源地数量占40.6%,服务了47.2%的人口。近期,实验室张运林研究员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联合资助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Fundamental Research》上发文,论述湖库在保障我国饮用水安全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通过对全国340个地级市(包括香港和澳门)和55个100万人口以上县级市的1093个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类型和服务人口进行分析,发现湖库型、河流型和地下水型水源地数量占比分别为40.6%、30.8%和28.6%,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三者占比分别为46.7%、34.1%和19.2%,表现为湖库型水源地占比最高(图1),北京、上海、深圳等10个重点城市湖库型水源地占比高达65.4%。就服务人口而言,湖库型、河流型和地下水型水源地服务的人口占比分别为47.2%、36.8%和16.0%,胡焕庸线以东人口聚集分布区,湖库型水源地服务的人口比例达51%(图2),北京、上海、深圳等10个重点城市湖库型水源地服务的人口比例更是高达72.9%。 
 
  另外,相比于河流和地下水,湖库型水源更稳定,水质更优质,如2016-2020年山东省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逐月监测显示,达到或优于Ⅱ类水标准的水源地中,湖库型、河流型和地下水型分别占75.6%、14.1%和10.3%(图1)。由此可见,湖库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源,特别是保障了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众多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图1 全部省份不同类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数量占比空间分布(饼大小表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数量)和典型省份不同水源地水质类型占比
 
图2 全部省份和重点城市不同类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服务人口占比空间分布(饼大小表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服务的人口数量) 
 
  随着南水北调等一系列重大调水工程的实施,源源不断将优质的湖库水输送到地表水资源贫乏的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和山东,满足其城市集中式供水。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9年调水86.22亿立方米,自2014年来累计调水340.53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及130多个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700万人。此外,未来引汉济渭工程从黄金峡水库引水满足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等重点城市饮用水供水,千岛湖配供水工程保障杭州和嘉兴等城市供水安全,其服务人口都在千万以上。因此,湖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改善和提升区域饮用水质量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近30年来,富营养化及其所引发的藻类水华和水体异味等已经逐渐威胁到我国湖库水生态系统健康和饮用水供水安全。如2007年5月底太湖暴发严重蓝藻水华灾害引发大规模饮用水危机事件,让无锡数百万居民的自来水供应中断一星期;2007年6月河北秦皇岛洋河水库蓝藻水华暴发危及北戴河安全供水;2016年8月发生在浙江富春江水库的蓝藻水华曾一度威胁到G20杭州峰会的水环境质量保障和周边城市饮用水安全;2019年4月湖北安陆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解放山水库暴发裸藻水华,造成自来水出现异味影响50万居民饮用水供应。上述典型事件出现后,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综合治理,水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会加重藻类水华暴发,其引发的异常水体和异味物质风险加大,增加湖库饮用水源地脆弱性。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mre.2022.01.035 
 

 

附件
 
   webmaster@skllse.ac.cn 版权所有 © 2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73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6882189 传真:025-86882189